我怀二胎时,邻居张阿姨摸着我的肚子神秘一笑:"这哪是孩子,分明是台碎钞永动机。"八个月后,看着银行账户里消失的六个零,我终于悟了——二胎不是简单的1+1=2,而是直接开启家庭财政的次元裂缝。
这位四脚吞金兽上岗首月就展现出超凡实力:奶粉要水解蛋白的,尿不湿要航天级透气的,婴儿车得能越野漂移的。半夜三点抢购限时折扣奶粉时,恍惚觉得自己在玩真人版《大富翁》,只不过别人掷骰子买地皮,我摇奶瓶烧钞票。
待到"教育军备竞赛"阶段更不得了。老大上英语班像给存钱罐扎了个洞,老二报思维课简直直接掀了存钱罐的底。某日翻开记账本,发现两娃的补习费比房贷还凶猛,突然理解为什么童话里巫婆总想抢别人孩子——这分明是行走的碎钞机啊!
最绝的是"边际成本递减理论"彻底失效。说好的老二照猪养?结果老大用剩的进口奶瓶遭嫌弃,姐姐的公主裙被弟弟当成抹布。更别提双份疫苗、双倍蛀牙、双重家长会,连儿童医院挂号都开始买一送一。
当然也有意外收获:被迫掌握十国代购比价技能,成为二手平台至尊VIP,甚至开发出"用哭声计算吞金速度"的独门绝技。每当夜深人静看着俩娃的睡颜,突然听见钱包在哭泣,转念又想——等他们长大,至少能凑四个人打麻将不用请外援了吧?
(后记:本文写作过程中,作者手机接连弹出兴趣班续费通知,已自觉切换至吃土模式。)